找到相关内容1628篇,用时7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本初佛与立体曼荼罗之一种重要研究

    本初佛为阿帝a山一语。至于自称金刚乘之《金刚顶经》,更明示其全部经典成立于此本初佛之普贤法身或普贤金刚萨埵之思想。《金刚顶略出念诵经》第四等云:   “普贤法身遍一切,能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  ...以本觉思想为基本之金刚乘”之研究,得知此波罗布佐尔之佛迹实为制底,亦为塔婆,又为曼荼罗,但非如大村氏所谓融合显密二教而以释迦为中心之曼荼罗,乃属于本初佛普贤金刚萨埵者,窃愿略举其内容而加以考证与说明...

    威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412386636.html
  • 唐代僧侣及其活动

    唐代社会之色心二方面有大影响矣。因思此束渐之佛教,抱容于唐代所有世界特征之中,而占思想不拔的地位,自得有社会的牢固之地槃。从唐至宋,遂放出纯熟之中国佛教光彩,此即《唐代僧侣及其活动》最后附加之结语也...表示唐代僧侣活动之一端。  (二)僧侣之数  在唐代社会史上为佛教势力之根柢者,在佛教徒之人数及素质之价值。  以下先就此二点研究之。  唐代僧侣之数究有若干,则先宜求僧侣所止住寺庙之数字。按《大唐...

    小笠原宣秀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72386988.html
  • 论唐代的佛教管理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方面利用佛教思想的教化之功,拉拢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以达到巩固统治、安邦定国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佛教的管理,把佛教纳入王权政轨,解除佛教盲从发展所造成的威胁政权巩固之弊。他所主张的防弊扬利的...佛教徒接受儒家的孝亲伦理思想,巩固了封建思想统治的基础,客观促进了释儒二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合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加速唐代佛教的中国化历程,扫清了思想方面的障碍。   (四)从佛教发展的实际出发,...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7311187941.html
  • 人间佛教,薪火相传

    ”,这样的理论,在当今时代,面对佛教,面对社会,应该如何在实务有所开展?在思想面,我们需要再作阐发;在行动面,我们也需要踏实交出成绩单。所以这次的研讨会,把握住“理论”与“实践”这两个主轴:对印顺导...角色?是不是要像传统佛教的某些人,成为思想控制的“法西斯”?——我们知道:很多传统佛教的道场、学院,甚至大专佛学社团,是不准将印顺导师的著作摆书架的,他们以消音的方式,来取代真理的辨解。   我相信...

    昭慧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189873.html
  • 论师的圣果观(下)

    起烦恼退。退,是退失根本静虑——所证之现法乐住,因现法乐住要待时方现前故(大正29.130)。有部说“时解脱有退”,是还会现起烦恼退;经部说“时解脱有退”,是退失现法乐住,这是他们思想最根本的...成为“住持佛法”之要项,无怪乎遭譬喻者质疑!而被否定为佛说的《四梵住经》,论主也引用以作为“建塔、盖僧伽蓝能生梵福”之圣教量(大正27.425下--426)。由此,不仅显示佛弟子思想之递变,同时亦...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489879.html
  • 论师的圣果观(

    如说:   真谛怪他的弟子不是罗汉,这也不致引起教理的纠纷。《婆沙》说他毁谤罗汉没有自证智,还有疑惑。圣者证果而没有自觉与证信,在后代佛教思想,没有这种痕迹。居于大众系领导地位的大天,也不致那样...有别类有情了?又如果是异生,便非世尊弟子;因为异生不是世尊弟子故(大正27.275,694)。   以上,是分别论者和有部论师在有关阿罗汉有退、无退问题方面的诤论。他们各自发挥自宗的思想,所以...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489880.html
  • 互动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与儒家的"反身而诚",天台宗的一切众生本具空假中三谛性德与儒家的信善论,无论从哲学理论上,还是从思想方法,都可以看到二者的相通之处。   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印度佛教各派学说先后传入并被系统的...问题的争论。   "沙门应否敬王者"是一个涉及到僧俗之间的宗教礼制问题,也是一个政治伦理问题。两汉以来,中国封建文化的思想支柱是"事君至上、孝亲之上"的政治伦理观,为国效力、扬名显祖的价值观。由此...

    成建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291529.html
  • 宽谦法师: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   音响忍,听经闻法也是一种音响忍,要很有耐心不断地接受,不仅接受还要忍,确认佛法所说的无误,这个无误不是只有思想你觉得没错,而是你把它用到生活,用到生命的层次里面,你还是如此的确认它。例如...  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宽谦法师   佛法是佛陀教导我们认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则,真理法则有它所现出来种种千变万化的现象。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是现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

    宽谦法师

    五明研究|宽谦法师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091551.html
  • 世番唐瓦·德唐夏茸活佛传记

    “夏茸”活佛说道:“由于你过去的业力、愿力和发心等贤善的串习力,你应闭关专修那洛空行会有特别的证量,多说的话怕你易生我慢,好好精进修吧!”   “夏茸”师依止“德唐堪布”,不论是从思想还是从行为...轮回,劝阻那些不懂因果,以及喜欢闹事的青老年人改恶向善,引导了众多有情走向了解脱大道。   在藏地,因为草原而引起的纠纷非常多,为了避免无谓的争执伤残,师总是慈悲地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调解,做思想工作...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3791593.html
  • 良知与人性的进化

    “致良知”思想,标志着阳明心学思想的最终形成。此三字是他的立言宗旨,他也称此三字是儒家之“正眼法藏”。从某种意义上说,致良知就是阳明学的思想宗旨和最终归趣!良知常与人性并论,在人性论的历史有性善说、...恶,这在哲学史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告子所谓的性无善无恶说,有孟子的性善论,还有荀子的性恶论。我们既然要谈的是良知与人性的净化,当然要搞清楚这人性了。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儒家认为,...

    聂瑞国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291604.html